![]() |
![]() |
![]() |
![]() |
电话
021-6419 9232
E-mail
3335774729@qq.com
01制造业开放与液压行业发展
机械财经曾多次指出,制造业的开放程度与其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液压行业同样如此,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三资企业蓬勃发展,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液压行业水平的提升和出口的扩大。目前,我国已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知名厂商建立了多达50余家规模以上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涉及柱塞泵/马达、转向器、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等多个领域,引进外资超过2亿美元。
尽管我国液压工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与主机发展需求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及盾构机械等高端领域,我国液压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或国内生产外资品牌零件。然而,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高端液压零部件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将为国产液压零部件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未来制造业的资金将更多地流向液压行业,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中国有望孕育出世界领先的大型综合性液压供应商。
在对比我国液压行业与国外的差距时,我们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零部件品种相对较少,例如,我国液压零部件品种约为美国的六分之一、德国的五分之一;二是缺乏全系列产品,目前尚无企业能达到像派克和力士乐那样的全系列覆盖;三是中低端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多数液压行业企业主要生产液压缸、接头、齿轮泵、电磁阀等,而机电一体化的元件和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尚不广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了对高端液压零部件的需求,国内企业逐渐进入研发阶段,未来资金的投入有望促进中国成为全球领先供应商。
02国内液压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国内液压零部件的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存在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以及噪音大等问题。许多企业仍致力于解决“三漏”问题,即漏油、漏气和漏水,而未能实现更高的质量标准。外资液压公司与整机厂的合作紧密,已开发出专享的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并限制了向国内竞争对手的使用。这使得我国整机领域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液压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品种少、质量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市场定位中低端等问题,影响整体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相比外资企业,国内液压公司的研发经费投入有限,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追随模仿阶段,缺乏面向新边界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国外液压厂已开始向人工智能领域进军,并大规模应用全智能传感器技术、液压伺服技术等电液融合技术,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然而,我国液压零部件公司鲜有涉足这些领域,市场定位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国内液压公司少有涉足AI及智能传感器等高端技术领域,进一步影响国际市场定位。
在液压行业中,江苏恒立等几家龙头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然而,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仍需在质量、创新能力和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缩小差距。
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与创新,恒立液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液压领域的佼佼者,其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常州,通过并购上海立新液压和德国哈威茵莱(InLine)液压,进一步提升了研发制造高端液压传动与控制产品的能力。
北京华德液压自1980年因技术引进项目而创立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涵盖液压阀、液压泵/马达、液压成套设备及液压铸件四大核心产业的企业。其产品应用广泛,涵盖冶金、机床、军工、船舶、化工、航天等多个领域。
榆次液压专注于液压阀和泵马达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其服务领域广泛,涵盖重工和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
恒力液压,自1967年创立以来,便专注于液压传动技术的研发与制造。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如今已形成覆盖整个液压产业链的产品体系,涵盖液压泵、液压马达以及液压成套系统的设计制造等多个领域。
中国的液压行业正在迎头赶上,通过不断的创新与研发,行业领先企业如恒立液压、北京华德液压、榆次液压等公司正推动行业不断进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