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你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从家庭作坊到行业龙头!看恒立液压打破国外垄断与外资争雄!
从家庭作坊到行业龙头!看恒立液压打破国外垄断与外资争雄!
恒立液压在我国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历程极具代表性,它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逐步成长为能与外资企业一较高下的国内龙头企业,在液压技术及相关产品领域不断深耕拓展,其发展轨迹见证了我国液压行业从被国外垄断到逐渐崛起突破的过程,同时也在当下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值得深入探究。
一、恒立液压的发展历程与崛起
在工程机械领域,液压系统堪称工程机械的“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中国液压领域的高压油缸、液压泵阀、液压阀、马达四大核心零部件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深受制约。
恒立液压的故事始于 1990 年,初中毕业的汪立平在江苏省无锡市创办了一间家庭作坊式小公司——“无锡恒立液压气动有限公司”,简称“恒立气动”,起初从事气动油缸、气动控阀等气动元件产品的生产。气动元件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利用气体压力传递能量,通过气体的压强或膨胀产生动力做功,将压缩空气的弹性能量转换为动能,像气动马达、蒸汽机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1992 年,恒立气动成功研制出液压油缸,并应用于环卫车辆行业以及港口机械。液压油缸作为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冶金机械、重型工程、交通运输、矿山、化工、农业机械、水利工程和石油钻探等,是工程机械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当时,为提升液压油缸的生产工艺,汪立平自学了东北工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的所有课程,逐步掌握了港口、冶金设备用大型液压油缸生产技术。
随着 1996 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发展春天,也为液压油缸带来了机遇。但在挖掘机油缸领域,由于挖掘机工作负荷大、控制复杂、环境恶劣,对液压油缸的缓冲、涂层和密封要求极高,而国产液压油缸存在漏油、拉丝乃至断裂等问题,难以满足工程机械厂商的配套要求。彼时,一般生产挖掘机的工程机械厂商都使用进口挖掘机油缸,价格高昂的进口挖掘机油缸吞噬了中国工程机械厂商约七成的利润,国产挖掘机油缸长期受制于外资企业,国内挖掘机油缸市场约 80%的份额被日本 KYB 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小松制作所等外资企业占据。
面对这一商机,汪立平果断决定进军挖掘机油缸领域。经过三年努力,恒立气动于 1999 年研发出挖掘机油缸。不过,刚研发出来时,许多下游工程机械厂商并不愿意采用,汪立平只能在客户门口耐心等待,终于迎来第一个客户——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愿意试用恒立液压的产品。但在最初试用阶段,恒立气动的挖掘机油缸因故障多次被退回。汪立平带领团队认真研究分析故障原因,不断投入资金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最终改善了产品品质,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
2001 年,恒立液压开发出中国首款无杆气缸,为设备集成节省了空间。2005 年,汪立平成立了“江苏恒立高压油缸有限公司”,简称“恒立高压油缸”,开始批量生产挖掘机油缸和各种非标油缸,逐步实现挖掘机油缸的国产化。同年,恒立高压油缸在常州市投资的“常州雪堰油缸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在成功开发出挖掘机油缸的同时,恒立高压油缸同步开展了盾构机、起重机、海洋工程等不同非标油缸的研发,涉足隧道掘进机械、海洋工程机械等行业。与挖掘机油缸不同,非标油缸与基建房地产相关性较低,应用场景多样,周期性不明显,同步研发非标油缸有助于恒立高压油缸平滑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波动性。
2010 年,恒立高压油缸的挖掘机油缸成功进入全球工程机械龙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供应链,在产品品质上得到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背书,逐渐打开全球挖掘机油缸市场。2011 年,恒立高压油缸更名为“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立液压”。同年,恒立液压投资的“常州武进油缸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成为全球油缸规模化生产的标杆基地。
此后,恒立液压在技术研发与产品拓展上持续发力。2012 年,研制出首款智能打壳气缸,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提高了打壳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2013 年,成立了“常州智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程机械厂商供应气动元件,后搬迁至常州新工厂,更名为“常州恒立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发动机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等,并成为中国高铁气动元件国产化供应商。
二、液压泵阀领域的攻坚与突破
2011 年,恒立液压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 23 元,共发行 1.05 亿股,总募集资金 24.15 亿元。上市后,恒立液压开始布局液压件市场,尤其是聚焦液压泵阀的研发,意图提升在这一高价值、高技术含量领域的竞争力。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负责提供液压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机械或电驱动,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为系统提供必要的压力和流量。液压阀,则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及方向等参数,根据用途和工作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和比例方向阀等类别,这些阀门能够控制液压系统的方向,同时也具有控制流量的功能,而液压泵阀在液压系统中价值占比高达 60%,技术含量极高。
然而,当时中国陷入“四万亿计划”投资后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恒立液压挖掘机油缸销量持续下滑。但即便如此,恒立液压并未减少研发投入,反而为了攻克液压泵阀技术,不断增加研发领域的投入。
当时,液压泵阀中的弹簧、阀芯的圆钢等关键液压件一直被日本、德国企业垄断,这些液压件的生产难点在于铸造技术,铸造工艺落后就生产不出合格的铸件,没有合格的铸件也就没有高质量的液压件,这也是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主要差距之一。
面对这一困境,2012 年,恒立液压投入近 6 亿元,建立国内首个规模化生产高精度精密液压铸件基地,可年产 2.5 万吨各类高精密铸件。随着铸件基地投产,恒立液压满足了液压泵阀所需高精密液压件的品质及产能需求,逐步具备了规模化生产液压泵阀的产业基础。
2013 年,恒立液压成立了“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主攻高性能液压柱塞泵和多路控制阀。为提升技术实力,汪立平高薪聘请美国、日本、德国数十位顶级技术专家加盟,并投资配备全球领先的科研设施和技术设备工艺,全力攻克液压泵阀的技术难题。
2014 年,恒立液压建成高精密无缝冷拔管工厂,主要从事高精密冷拔无缝钢管的研发与生产。这种钢管具有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特点,主要用于机械结构和液压设备的制造,可大大节约机械加工工时,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2015 年,恒立液压成立液压系统事业部,掌握了自主设计制造高性能液压测试台的能力。与此同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恒立液压于 2015 年成功研发出 6T/8T 挖掘机专用高压柱塞泵和多路控制阀,一举引燃中国挖掘机液压行业市场。在 2011 年至 2015 年期间,恒立液压的研发支出不断增加,研发费用占比一路攀升,到 2015 年时占比已达 7.99%。多数海外液压件厂商在行业低谷期选择收缩产能、减少研发投入以缩减成本,而恒立液压则趁机逆势扩张,大幅缩小了与竞品之间的技术与产能差距,为之后打入多家重要客户供应链体系奠定了基础。
2017 年,恒立液压将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并入常州市的生产基地,开始进军液压系统的集成设计制造。同年,恒立液压的液压泵阀实现对工程机械厂商的小批量供应,成为唯一的国内供应商。2019 年,恒立液压铸造二期工厂在常州市建成,新工厂打造成智能化工厂,全套引进德国和日本先进的智能化铸造生产线,建设了铸造生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无缝链接供应、管理、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
经过不懈努力,恒立液压先后攻克了液压油缸、液压泵阀等核心产品的技术难关,建立起高端液压元件及系统的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可与外资企业一较高下的国内龙头企业。
三、全球化布局与多元化发展
(一)各领域的布局拓展
在非标油缸领域,恒立液压早期便在隧道掘进机械领域布局,后又深入到海洋工程、高空作业机械、农用机械等非标液压件领域,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在海洋工程领域,海洋工程油缸的工作地点在外海,易受盐雾腐蚀影响,对耐腐蚀性要求高。恒立液压基于此领域的应用经验,量身定制了开体泥驳油缸、疏浚挖泥设备油缸、自升式平台油缸、钻井平台油缸、水上打桩设备油缸、海工吊机油缸等,满足了海洋工程行业的特定需求。2022 年,恒立液压收购美国普莱克斯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普莱克斯表面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更名为“常州恒立表面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先进的表面热喷涂处理技术和专业喷涂技术团队,可提升恒立液压热喷涂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助力海洋工程液压油缸业务发展。
在高空作业机械领域,中国高空作业机械起步较晚,产品渗透率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恒立液压针对此领域推出多规格泵阀及马达产品,并推出全面系统解决方案。2022 年,恒立液压成立“江苏恒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工程机械用电动缸、全自动精密点胶机的电动缸以及注塑机用滚珠丝杠。其中,滚珠丝杠在高空作业机械传动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提高了恒立液压在高空作业机械液压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在农业机械领域,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加。恒立液压针对玉米机、青贮机、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机、小麦机、水稻机、撒药机等推出众多液压泵阀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确保农业机械高效稳定完成农事工作。
(二)海外市场的开拓进程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恒立液压于 2012 年成立美国和日本分公司,迈出走出国门直面海外市场的第一步。其中,美国作为海外重点拓展市场,恒立液压在美国芝加哥投资建设了集应用研发、再制造、测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打造了北美市场的销售、维护等业务渠道,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15 年,恒立液压与德国哈威集团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成功收购哈威集团旗下的“柏林 InLine 液压有限公司”。依托于柏林 InLine 液压有限公司,恒立液压对接了德国先进制造资源,加快发展液压泵阀产业,正式进入高端液压泵阀生产企业行列。
2018 年,恒立液压收购有近 70 年高精密液压泵阀零部件生产历史的“日本服部精工株式会社”。此次收购提高了恒立液压对液压泵阀等精密零件的加工技术,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打破了国外对液压重要零部件的垄断,也开拓了欧洲、日本等国外市场。
2020 年,恒立液压成立“恒立液压印度有限公司”,并投资 5.5 亿元在印度建立工厂,大力开拓印度市场,加快当地市场订单响应速度,节约运输及材料成本,提升品牌国际化竞争力,加速全球化进程。
2021 年,恒立液压成立了“恒立墨西哥制造有限公司”,在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投资建设新工厂。该工厂建成后,可年产工程机械用油缸 20.04 万根、延伸缸和其他特种油缸 6.27 万根以及液压泵和马达 15 万台,降低向北美市场出口的关税影响。
2022 年,恒立液压成立“恒立液压印尼公司”,作为印尼业务平台,销售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等产品,并提供本地化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印尼作为东南亚重要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制造业等领域发展迅速,对液压产品需求较大,恒立液压有望在此取得良好发展,并辐射东南亚其他国家市场。
2023 年,恒立液压建立“恒立巴西(圣保罗)公司”,与恒立液压印尼公司一样销售液压产品,提供本地化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在南美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扩大南美市场销售份额。
尽管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提高,但与德国博世集团旗下全球液压行业龙头“博世力士乐”在全球液压市场的占有率相比,恒立液压仍有一定差距。截至 2023 年,恒立液压海外营收达到 19.27 亿元,海外营收占比 21.45%,在海外营收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是恒立液压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业绩表现与面临挑战
(一)过往业绩回顾
回顾恒立液压的业绩情况,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为应对经济危机,政府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预计投入 4 万亿元,即“四万亿计划”。在“四万亿计划”的刺激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再度暴发。随着国产替代的不断推进,恒立高压油缸在挖掘机油缸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使得恒立液压在 2008 年至 2011 年业绩快速上升,营收从 2008 年的 2.96 亿元上升至 2011 年的 11.33 亿元,净利润从 2008 年的 0.9 亿元上升至 2011 年的 3.2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 50%。
然而,“四万亿计划”后工程机械行业投资过剩,经历了五年调整期,恒立液压业绩因挖掘机油缸销量下滑受到冲击。尽管营收依然在 10 亿元至 12 亿元之间波动,但净利润明显下滑,由 2012 年的 2.75 亿元下滑至 2015 年的 0.63 亿元,下滑超过 70%。在此期间,挖掘机油缸营收占比也从原来的超过 50%下降至 2015 年的 37.91%。
从 2016 年起,中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恒立液压营收和净利润再次持续上涨。随着液压泵阀营收不断放量,恒立液压在之后几年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呈现增长趋势。2017 年至 2019 年,恒立液压分别实现营收 27.95 亿元、42.11 亿元和 54.14 亿元,同比增长 104.02%、50.65%和 28.57%;实现净利润 3.82 亿元、8.37 亿元和 12.96 亿元,同比增长 442.90%、119.05%和 54.93%。同时,液压泵阀营收从 2016 年的 0.8 亿元飙升至 2019 年的 11.61 亿元,营收占比从 2016 年的 6.14%提升至 2019 年的 21.54%。
在 2020 年过后,新冠疫情蔓延,但并未阻止恒立液压业绩增长,反而成为其业绩加速的助推器。在液压件领域,国外液压件生产商优先满足外资工程机械厂商需求,中国厂商订单常遭违约。此外,博世力士乐等公司的内部流程繁琐,液压件交付周期通常在 3 到 6 个月甚至更长,大大限制了国内工程机械厂商的产能调节自主性。面对这种情况,恒立液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交货期缩短至 45 天左右,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提出“服务营销”理念,设立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和营销办事机构,做到处理售后问题 24 小时内到达客户现场,确立了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方面的竞争优势。凭借价格优势与服务态度,恒立液压迅速抢占国内工程机械液压市场,2021 年实现营收 93.09 亿元,净利润 26.94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恒立液压股价自 2017 年起大幅上涨,2021 年最高涨到 135.01 元,不到 5 年时间涨幅接近 20 倍,成为 A 股大牛股之一。
之后两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量持续低迷,挖掘机国内销量连续三年下滑,出口销量在两年高速增长后转为负增长。虽遇工程机械行业周期下行,液压油缸业务营收下滑,但恒立液压凭借液压泵阀、液压铸件、液压系统等其他业务支撑,2023 年仍实现营收 89.85 亿元,净利润 24.99 亿元,两项数据均接近 2021 年历史高点。随着 2024 年上半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回暖,恒立液压的挖掘机油缸和液压泵阀等产品需求增加,带动业绩上升。2024 年上半年,恒立液压实现营收 48.33 亿元,同比增长 8.56%;实现净利润 12.88 亿元,同比增长 0.71%。
(二)当前面临挑战
在恒立液压优异的成绩背后,仍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随着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工程机械行业早已今非昔比,工程机械产品售价降低,厂商净利润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程机械厂商为压缩生产成本,一方面希望供应商降价,一方面自主研发生产配件。目前,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工程机械厂商已开始自主研发液压油缸、液压泵阀等挖掘机配件,这对恒立液压来说是个不容忽视的威胁。毕竟这些主机厂本身在行业内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它们自行研发相关配件,极有可能会逐渐减少对恒立液压产品的采购量,进而抢占恒立液压原本的市场份额,使得恒立液压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其次,尽管国内中小挖掘机泵阀大部分市场份额被恒立液压占领,但大型挖掘机所需液压泵阀仍以博世力士乐等外资企业为主。恒立液压的液压泵阀在适配超过30吨的大型挖掘机时,稳定性相对外资企业仍然较差,且液压泵阀的精密度和生产难度高于液压油缸,以目前恒立液压的产品技术,追赶国际巨头尚需时间。在大型挖掘机这一重要的细分市场中,恒立液压要想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在产品性能上实现更大的突破,攻克稳定性和精密度等关键技术难题,而这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进行研发和改进,面临的技术挑战颇为艰巨。
除此之外,在电动挖掘机时代,恒立液压还面临具有先进电动技术或跨界技术的新企业带来的挑战。研发电动挖掘机适配的液压产品需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甚至要调整优化现有的生产工艺,引入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会导致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新进入的企业往往带着创新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可能会以更具颠覆性的产品或商业模式冲击市场,恒立液压需要在维持现有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电动化领域,加速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五、恒立液压的竞争优势与应对策略
产品策略:
恒立液压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了明智的产品策略,保证产品能用的同时,价格便宜很多。这一策略使其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在保证产品能用方面,恒立液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例如,2023年恒立液压新获得专利授权6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18%。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36亿元,同比增12.34%。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恒立液压确保产品在性能上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价格方面,恒立液压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方式,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挖掘机专用液压元件为例,恒立液压的产品价格相比外资品牌低出不少,这对于注重成本控制的主机厂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使得恒立液压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成功抢占了外资品牌原来在主机厂的业务份额。
技术与市场布局:
在技术研发方面,恒立液压一直不遗余力。从油缸到泵阀马达,再迈向系统集成一体化,恒立液压先后攻克了高压油缸、液压泵阀等核心部件的技术难关,技术水平比肩国际水准。2021年公司液压科技净利润13.5亿元,公司小挖泵市占率已提升至60%,中挖泵阀市占率在20%-25%左右。在此背景下,公司正逐步实现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混凝土泵车等非挖泵阀马达的进口替代。
在市场拓展方面,恒立液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5.29%,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墨西哥工厂建设已进入尾声,未来投产后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美洲市场。公司先后建立了日本、美国、印度分公司,完善海外地区营销服务网络,逐步构建形成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为制造和销售的网络分布,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恒立液压还不断拓展产品线,从液压油缸到液压油泵、马达、液压阀、液压系统集成、高精密铸件等六大种类,产品应用领域涵盖行走机械、农业机械、工业工程、海洋工程、能源科技、隧道工程等六大领域。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恒立液压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面对外资品牌的竞争,恒立液压也在积极应对。一方面持续深耕自身优势领域,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加深与国内主机厂的合作,确保现有市场份额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化步伐,利用海外投资建厂、收购等方式,整合全球资源,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份额上的差距。
六、外资企业的应对举措与市场竞争格局
博世力士乐的反击:
博世力士乐作为国际知名液压品牌,面对恒立液压在国内市场的崛起,积极采取反击措施。2021年,博世力士乐成立乐卓液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旨在深化其在中国的行走机械和工业液压业务布局。乐卓液压依托于博世力士乐多年的技术和经验,在行走机械液压领域,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契合中国市场、符合客户需求的,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覆盖行业包括挖掘机、搅拌车、农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装载机等。在工业液压方面,乐卓分享力士乐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充沛的资源,为橡塑、机床、铸造行业等各类专业领域,提供系统的液压解决方案,产品包含电磁换向阀系列、叠加阀系列、板式压力阀系列、插装逻辑阀系列、高压内啮合齿轮泵、柱塞泵等。
2022年,博世力士乐和威孚集团计划进行合作,强强联手建立合资公司,旨在结合双方优势,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制造和销售特定的液压产品。博世力士乐计划将旗下现有的子公司乐卓液压并入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合作双方将各持股50%。威孚集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著名生产厂商及上市企业,拥有约7000名员工。威孚集团看好中国液压市场的发展与未来,开展积极的战略部署,以扩大其液压领域的业务覆盖面。新的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优势,为本地客户带来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提供快速响应的服务,有助于博世力士乐未来整体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合资公司将直接向本地市场销售,并将搭建属于自己的服务网络。其销售和管理职能部门将设立在上海,而生产和研发将在南京威孚工厂进行。
川崎重工的行动:
川崎重工与国内企业艾迪精密在苏州成立新的公司 —— 艾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896年,至今已有128年历史,其主营业务包括液压部件及液压系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工业和海洋机械等领域。川崎重工是全球液压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液压挖掘机液压设备制造商,在全球液压市场中具有重要的行业地位和技术优势。艾迪精密是一家国内拥有多年高端液压件制造经验的企业,一直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在行业内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国内外知名主机厂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为国内挖掘机产业液压件的国产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双方通过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将会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有效资源,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从而提高与恒立液压抗衡的技术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艾迪精密出资比例为51.00%,川崎重工出资比例为49.00%。主营业务为从事高端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回转马达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外资企业之所以不选择直接降价来应对恒立液压的竞争,是因为它们有着全球性的市场布局。如果仅仅在中国市场贸然降价,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国外的客户一旦得知在中国市场进行了降价操作,势必会强烈要求同样享受降价待遇。这对于这些国际性公司来说,将会严重影响其全球市场的价格体系和利润空间,可能导致整体收益受损,还可能引发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不平衡和混乱。因此,它们选择通过成立新公司等方式来与恒立液压展开竞争,试图在不影响整体市场格局的情况下,重新夺回在中国市场失去的份额。
目前在液压马达市场中,恒立液压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力士乐、川崎、丹佛斯等外资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液压马达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恒立液压排名第一,但与其他外资品牌如力士乐、川崎、丹佛斯等在市场地位上各有特点。力士乐在液压马达市场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其产品技术领先,种类齐全,广泛应用于高端市场,品牌指数达到9.3。丹佛斯来自丹麦,成立于1933年,在液压马达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品牌指数为9.6。川崎重工是日本的百年企业,产品涵盖液压泵、电动机、执行机构、液压控制阀等,品牌指数为9.4。恒立液压经过30年的专注与创新,已从液压油缸制造发展成为集液压元件、精密铸件、气动元件、液压系统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已跻身于世界液压领域前列。但在液压马达市场,恒立液压在高端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仍需不断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从收入体量来看,恒立液压与外资龙头存在明显差距。以德国力士乐为例,2016年全球收入超过50亿欧元,其中占比80%的液压件业务收入超过40亿欧元,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3%。日本川崎依靠在20 - 40吨级挖掘机领域的领先地位,背靠中国大陆庞大的工程机械市场,2016年液压件业务收入接近15亿美元,全球市占率接近5%。而恒立液压2023年营业收入为86.93亿人民币,换算成欧元约为1000百万欧元左右,与外资龙头相差甚远。
七、恒立液压的成长空间与未来展望
尽管恒立液压目前与外资龙头企业存在差距,但成长空间巨大。
一方面,从产品优势应用领域来看,恒立液压在液压油缸领域已具备全球领先地位,若能立足油缸产品,实现液压泵阀在现有领域的全球导入,潜在市场份额将有望达到甚至超越伊顿、派克和川崎等全球品牌。另一方面,恒立液压积极开拓非挖市场,2012 - 2020年非挖收入均保持同比正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对标外资龙头力士乐、丹佛斯和派克汉尼汾的液压件收入体量,恒立液压仍有3 - 5倍的成长空间。
此外,恒立液压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线性驱动器项目投产,拓展高端丝杠国产化进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领域的持续发展,恒立液压有望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和积极的市场拓展,逐步缩小与外资龙头的差距,实现更大的成长空间。
在未来,恒立液压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在国内市场,不断巩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挖掘新的客户资源,助力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已有的海外布局优势,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版图,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渗透,提升在全球液压行业的影响力。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61998.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传统液压行业的弊端与未来发展之路 下一篇:2024年液压设备行业新闻汇总:政策、技术与市场焦点